法利賽人是「壞人」嗎? 董俊蘭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台南神學院新約神學副教授)
法利賽人在新約聖經裡的「形象」似乎不是很好,馬太福音第廿三章就把他們罵得
狗血淋頭。所以,在很多基督徒的印象裡,法利賽人儼然就是「偽君子」的化身,有
些信徒甚至把教會裡假冒為善的人,比成「法利賽人」。但是,法利賽人真的有這麼
「壞」嗎?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一探法利賽人的真面目。由於新約聖經普遍對法利
賽人有「成見」,所以要瞭解真正的法利賽人,就必須借重於對新約時代背景的研究
,也就是引用一些新約以外的材料,來幫助我們認識當時的法利賽人。1
「法利賽人」的起源
法利賽人並不是一個黨派,也不是一個階級;他們是一群具有共同特色的人。「法利
賽人」的原意是「分別出來的一群人」,指的是從一切的「不潔淨」中分別出來,包
括遠離不潔淨的人和事物。2 這種「從一群人當中分別出來」的概念,對猶太人來
說並不陌生,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上帝從萬民中分別出來,作為專屬於祂的族群 (出埃
及19:4-6)。3 不過,「遠離某一些人」的觀念,則溯源自主前四百多年。當時的
以色列人剛從被擄的巴比倫歸回不久,他們的宗教領袖教導他們,要「遠離」一切的
外邦人。這也就是以斯拉6:21所記載的:「所有流亡歸來的以色列人都吃了這祭牲;
那些住在這地、離棄異教而敬拜上主——以色列上帝的人也來吃了這祭牲。」其中「
離棄異教」的原文,可以直譯為「把自己從列邦的污染中『分別』出來」,這個「列
邦的污染」指的是異族通婚(以斯拉9:2:「他們為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娶了外國女子,
把上帝聖潔的子民污染了。」)異族通婚的後果,是以色列人被他們的太太引誘去拜
偶像,就像當年所羅門王的遭遇一樣(列王上11:13;參申命記7:1-6)。
而法利賽人關於「分別」的堅持,則起源於主前近二百年的馬加比時代。當時統治猶
太人的西流古王朝極力推行「希臘化」,包括希臘的文化、宗教和皇帝崇拜在內。在
這種逼迫下,產生了一種虔誠的「哈西典人」,他們呼籲大家要拒絕「希臘化」,也
就是要把自己從「希臘化」中「分別」出來。這個提倡「分別」的行動,最後導致了
有名的「馬加比革命」,並且在主前164年獲得初步的勝利。這個勝利讓猶太人得以
把聖殿中異教的祭壇拆毀,並且恢復聖殿裡適當的獻祭。從此以後,有一部份的「哈
西典人」,認為他們已經得到企盼已久的宗教自由,就不再熱心於武力抗爭的行動,
因此就把自己從政治的權力核心「分別」出來,專心以敬虔的生活、禱告和禁食,來
等待上帝的悅納和拯救。這些從政治舞臺「分別」出來的人,就是法利賽人。4
同樣屬於「哈西典人」,後來和法利賽人分道揚鑣的是「撒都該人」。他們不以短
暫的宗教自由為滿足,所以主張繼續以武力爭取政治上的獨立,以保障真正的宗教自
由。到了新約的時代,這些對政治權力有高度興趣的撒都該人,很快地就和當時代表
羅馬帝國統治猶太人的祭司勾結在一起,他們不但生活奢侈腐敗,而且因為和羅馬政
權來往的結果,成為猶太人中最「希臘化」的人。這樣的人在民族主義高漲的猶太人
社會中,當然受到唾棄。
因此在新約時代,只有法利賽人是猶太人社會和宗教圈子裡最受尊重,也是最有影響
力的一群人。5 譬如說,當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陷落前夕,猶太人的領袖們集合在
一起商討對策時,除了有大祭司在場外,他們也徵詢了法利賽人的意見,6 可見法
利賽人在當時社會上受重視的程度。雖然他們對政治不是很有興趣,但是由於他們擁
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所以連帶地在政治事物上,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7
法利賽人的特色
不過,法利賽人最大的特色,並不是在於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政治上的影響力,而是
在於他們的宗教「敬虔」,也就是他們願意以最詳盡、最嚴謹的態度,來解釋並遵守
律法。8 由於時代的變遷,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必須針對各個不同的情境,適當地解
釋律法,以引導百姓適切地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律法。而在這一方面,法利賽人的表現
和要求最嚴格。他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在每一個細節上下功夫,希望不會遺漏任何一條
律法,也不會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個細節冒犯律法。9 法利賽人不只嚴格地解釋律
法,自己認真地遵行律法的每一個細節,他們也要求別人要像他們那樣熱心遵守律法。10
法利賽人的宗教虔誠,以「什一奉獻」和「潔淨禮」最具代表性。在馬太23:23 和路
加11:42,都提到法利賽人連「香料」也做什一奉獻。根據申命記14:22-29 的規定,
只有土產和牲畜才需要做十分之一的奉獻,香料可能因為數量太少,所以沒有列入十
分之一奉獻的名單。但是法利賽派的文士則認為,既然土產需要什一奉獻,那麼任何
從土裡長出來的東西,也都必須奉獻十分之一,因此就把香料也列入奉獻的名單。11
可見,他們對遵行律法的熱誠,遠超過律法的規定。這也就是說,他們願意遵行比律
法所規定的多一點的律例,這樣一方面可以表達他們的虔誠,另方面可以預防遺漏任
何律法的細節。法利賽人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潔淨禮」,例如他們在飯前洗手,也
清洗杯盤 (馬可7:3-4)。他們洗手和洗杯盤,為的都不是「衛生」的理由,而是為了
禮儀上的「潔淨」。根據律法的規定,這種潔淨禮只有祭司在聖殿供職時,才需要遵
守,但是法利賽人卻把這種潔淨禮,應用在他們的日常生活裡。譬如說,他們從外面
回到家裡後,為了害怕他們曾經在無意中,接觸過外邦人的東西而受到「污染」,所
以必須藉由像「洗手」這種「潔淨禮」,來洗去一切的污穢,以「遠離」一切的「不
潔淨」,也就是使自己從一切的「不潔淨」中「分別」出來,可見他們對律法的熱心。12
法利賽人重視律法的原因
法利賽人這麼熱心遵守潔淨禮,一方面是因為利未記19:2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
——上主、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很強烈的「彌
賽亞盼望」,也就是他們相信,只要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在「聖潔」和「潔淨」上準備
好了自己,彌賽亞就會來臨,並且召聚以色列各支族在一起,重新建立一個屬於祂的
國度。13 因此,法利賽人竭盡所能地保持自身的潔淨,並且遠離一切不潔淨的人和
事物。
除了強烈地盼望彌賽亞趕快來臨外,法利賽人當然也希望在彌賽亞來臨的大審判中,
能夠被稱為義,以便進入彌賽亞的國度。因此,他們盡力遵守所有的律法,除了上述
額外的律法要求外,他們也遵守「祖先的傳統」(馬可7:3;加拉太 1:14),也就是「
不成文的律法」。14 法利賽人不只自己認真遵守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律法,同時也
要求其他百姓遵守。也由於同樣的理由,法利賽人試圖從一般不夠認真遵守律法的百
姓中「分別」出來,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百姓和外邦人一樣,都是「不潔淨」的,甚至
是「罪人」。15
法利賽人強調律法的重要性,除了上述的「彌賽亞盼望」外,也和他們的「民族主義
」有關。在馬加比的時代,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哥四世大力推行「希臘化」,除了強
力推銷希臘的文化和宗教外,同時也禁止猶太人遵行他們的律法,尤其是割禮、安息
日和飲食律法。16 然而,就在這樣的危機和壓力下,上述三種律法反而成為虔誠的
猶太人的「民族記號」。
那些貪生怕死的猶太人,當然不會為了律法的緣故,而冒犯統治者的禁令;甚至於有
些叛經離道的猶太人,為了討好統治者,以便求得一些利益,他們不惜犧牲律法,刻
意追求「希臘化」。這些人當然被大多數的同胞唾棄,認為他們在政治上是一群叛國
的「猶奸」,在民族情操上是一群背祖的「不肖子孫」,在宗教上是一群違背上帝誡
命的「罪人」。但是虔誠的猶太人,尤其是法利賽人,他們卻寧願為了遵守律法,而
冒著犧牲生命的危險,因此他們博得很多百姓的稱讚和愛戴。從那時候起,「認真地
遵守律法」成為一個好的猶太人的「標記」,因為這象徵著對猶太民族的效忠,和對
猶太宗教的忠心不二。17
可見,基本上法利賽人是一群特別「虔誠」的人。他們熱心而嚴謹地遵行成文的律法
,以及不成文的「口頭傳統」。他們這麼做,是為了準備自己,以便迎接彌賽亞國度
的來臨。因此,在猶太人的心目中,法利賽人是「好人」,是虔誠的宗教楷模,也是
他們的民族英雄。
為什麼法利賽人在新約中的形象不好?
既然法利賽人是「好人」,那麼為什麼在新約裡,他們會被描述成「壞人」呢?首先
,任何一種人都不是完全的,法利賽人雖然虔誠也不可能例外。由於他們所熱中的律
法,集中在「什一奉獻」和「潔淨禮」,所以就很有可能忽視其他的律法,尤其是倫
理的律法。例如,馬太23:23 說:「你們這班偽善的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要遭殃了!
你們連調味的香料,如薄荷、大茴香、小茴香等物都獻上十分之一給上帝,但是法律
上真正重要的教訓,如正義、仁慈、信實,你們反而不遵守。」也因為這個原因,馬
太5:20勸勉信徒說:「我告訴你們,你們一定要比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更忠實地實行
上帝的旨意才能夠進天國。」
過度重視「潔淨禮」的結果,會把外邦人排除在拯救之外。根據法利賽人的解釋,外
邦人因為沒有律法,所以天生就是不潔淨的。這樣不潔淨的人不可能得到拯救,除非
藉著割禮除去「不潔淨」。18 所以,法利賽人非常反對基督教會接受未受割禮的外
邦人成為信徒,也就是反對把「不潔淨」的人,帶進上帝子民的團契裡。19 而在初
代教會裡,大部份的信徒都是外邦人,自然對堅持把他們排除在拯救之外的法利賽人
深痛惡絕。
其次,同樣是法利賽人,其成員必然良莠不齊。尤其法利賽人在猶太人的社會中很有
地位,因此很多並不是對律法真正有興趣的人,為了名聲,也來湊一腳。猶太人在主
後第四世紀以後編撰的「律法大全」《他勒目》中,就把法利賽人分成七類,其中只
有兩類是好的,20 可見這時候法利賽人的水準已經很低。而且大致上來說,好的法
利賽人會集中在「首都」耶路撒冷,而四本福音書沒有一本寫在耶路撒冷,難怪他們
遇到的法利賽人都是比較差的一群。
最後,馬太第廿三章會把法利賽人罵得那麼慘,原因是當時馬太的教會受到法利賽人
相當嚴重的迫害,所以很自然地就會把法利賽人看得像魔鬼一樣。在主後七十年耶路
撒冷再次陷落之後,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就教導百姓:他們會遇到這麼大的災難,是因
為大家沒有認真遵守律法的緣故。所以法利賽派的文士就發起另一波的「律法運動」
,21 鼓勵大家要全心全意地遵守律法,尤其是法利賽人最重視的「潔淨禮」。這個
「律法運動」必然衝擊馬太的教會,也為不是很重視律法的信徒帶來很大的逼迫,所
以馬太才會把這個頭號的敵人罵得這麼慘。
- Aug 04 Tue 2009 13:12
法利賽人是「壞人」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