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梁鴻彬/宜蘭報導】

天主教靈醫會最早來台的五位會士之一的潘志仁神父,日前蒙主寵召,病逝於羅東聖母醫院,享年九十五歲,主教洪山川廿一日,在羅東北成天主堂為潘神父主持殯葬彌撒,隨後安葬於廣興天主教公墓。

羅東聖母醫院表示,潘志仁神父人,外文姓名:PASTRO ANGELO GIOVANNI),一九五二年與靈醫會會士從大陸雲南省來台,接著以宜蘭羅東為根據地,建立醫療服務及社會福利事業,並在一九五三年出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

潘志仁神父在羅東十三年期間,除了在聖母醫院服務並在羅東天主堂擔任副本堂外,還深入山地大同鄉為原住民牧靈。潘神父平易近人,個性風趣活潑,深受醫院同仁和教友的愛戴,尤其是喜愛小孩的他,更積極參與服務「樂仁托兒所」,是所有小孩眼中的「阿嘟仔」阿爸。

一九七五年,潘神父在六十一歲時擔任三星、天送埤天主堂本堂神父,一直到八十四歲才退休,在台灣犧牲奉獻近五十年,二○○三年更獲得中華民國政府頒發永久居留證,以表彰他為台灣這塊土地所做的貢獻。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會回應代禱呼召,參與台北靈糧堂從8/30主日開始,進行55天的但以理式禁食禱告。

讓我們真實自卑禱告、尋求主面、轉離惡行, 求 主從天上垂聽,赦免我們的罪,醫治我們的地。

第一階段
88救88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月守望以色列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什麼話,我可用什麼話回答祂所疑問的)。(哈巴谷書二章1節)

 
西元2009 /猶太曆 5769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auty of Mathematics   數學之美   

1 x 8 + 1 = 9
12 x 8 + 2 = 98
123 x 8 + 3 = 987
1234 x 8 + 4 = 9876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log.yam.com/khuchenggi/article/23900314

一位 自稱是台北靈糧堂母堂華人電子報社長的洪小姐  ,對災區的不眠不休的志工牧師大加撻伐..

並指控 長老教會 囤積物資.....神自有公斷...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5:10-12)

網路稍微搜尋一下就發現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短片的處境是一家人的後園,長椅上坐著兩父子。

兒子已近中年,父親已經老去。

兒子自顧看報紙,父親苦著臉看來情緒不佳。

這時一隻麻雀飛到附近短樹叢上,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9850641.html

以愛之名不責備,會害死更多人

愛與包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許多人理所當然的信念。
而教會也一樣,大量的基督徒已經認為責備就是錯,就是沒愛心不包容。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謝文華、邱燕玲/高雄報導〕天主教、佛教兩大領袖首度會面,昨以「天法自然|人與大自然對話」為題對談,單國璽說:「對談不是去說服或辯論誰比較純正、高尚,宗教是內心發出的良心,要彼此尊重。」達賴喇嘛說:「動物也會舔受傷的伙伴,對你的敵人要慈悲、不偏心的慈悲!」聽者若閉上眼,會以為兩人是同一種信仰。

七十四歲的藏傳佛教法王牽著八十六歲的樞機主教上台,法王雙手合十,主教展開雙臂迎接天主降臨。達賴喇嘛雙手示意鼓掌的一千多名聽眾坐下,自己才脫鞋盤腿而坐。

兩人都說四大宗教唯一的差異,在於是否相信有唯一真神。單國璽說,宗教對談,不是要把達賴喇嘛變成天主教徒,而是了解、合作;達賴喇嘛也認為,各地有自己的宗教文化,以及去把善心發起的方法,信仰當地宗教就好,不需改變。

對八八水災過後,台灣社會充滿猜忌。達賴喇嘛提醒,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傷害我們的人也想追求他要的快樂,當然有人要揍我們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可是我們要提升慈悲心,體諒他們的內心,因為接下來他要面對自己造成的後果。就像基督說,「當人打你的左臉,右臉也給他打的境界」。

他表示,為何難有慈悲心?因慈悲心需要受很多訓練,這也是為什麼他每天努力向佛陀學習。雖科技發達,人們仍焦慮、痛苦,因為「超級市場買不到快樂」。單國璽也提及,強化倫理、道德教育,才能化解衝突、走向和平。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最真善美的原住民同胞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良的人.善良的聲.台灣加油
布農族的(pasibutbut)是一首在傳統布農社會於每年二月播種祭之前,郡社及 巒社群人所唱的一首祭歌。由於其演唱的複雜性及禁忌的限制,因此無形中增添了很多外加 的神秘感及不同的解釋法。以小米為主食的布農族人,在每年整地完畢到播種祭之前,就運 用一套嚴肅的祭儀,透過pasibutbut的集體演唱,把布農族人的心願及祈求傳達 給天神(dehanin)。
一到了播種祭之前,祭司決定了祭日,此時祭司會慎選族中這一年之內所謂最聖潔的男子六 至十名,住於祭屋之內。次日,祭司帶領這些成年男子在屋外圍成圓圈,雙手互相交叉置於 背後,圈內放置種粟一串。此時在祭司的領唱下,先在屋外演唱這首「祈禱小米豐收歌」, 然後再慢慢移入屋內,象徵今年播種的小米能豐收,並堆滿穀倉。由於這首祭儀歌曲的演唱 形式之特殊性及其與整個祭儀結合的複雜性,這首pasibutbut早已蜚聲國際,中 外皆知。
布農族人自稱pasibutbut為「八部音合唱曲」。但是單從音樂的結構觀之,演唱 的聲部最多只有三部形成的複音現象。只是唱這首曲子時,必須要八名成年男子以上分成『 mahOsgnas」、 「manda」、「mabonbon」、「lagnisgnis」等四個聲部,再依一 套嚴謹的規則慢慢依次進入合唱。由於每一位歌者的音質迥異,因此八部合音的錯覺現象於 焉產生。無論如何pasibutbut已是一首中外皆知,並且最具特色的布農族傳統歌 謠。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