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好文分享 (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2-34)

人的憂慮往往由於執著,執著一定要得這樣,得那樣。立志先求神的國神的義,不以自己得失為念,心中自然豁然開朗,沒有焦慮。神對我們每人都有美好的旨意,「先求祂的國」就是一種生命的優先次序----甚麼事在人生命中佔最重要的位置。認定神給我們人生的目的,遵行神的旨意,愛神和愛人,過一種簡單的信心生活,這才是我們能勝過憂慮的真正秘訣。

神是信實的,我們若先求祂的國(努力傳福音、事奉,讓神國度早日降臨)和祂的義(行神公義,活出似神品格的生活),神必供給我們一切所需用的。無論我們選擇甚麼職業,必須不妨礙傳福音,能誠實正直去幫助人。以天國使者的身分去上班,不為討好上司而說謊,寧願損失金錢而不犯罪,不急於找得工作而做主不喜歡的事情。對於那些全時間傳道的人來說,上面經文更是主給他們的一個寶貴應許、一張可兌現的支票。他們靠著天上的雨水維生,在人看來,生活艱苦,收入不穩定,沒有保障;但神卻成了他們天天的供應和快樂。「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六10)

http://disciplego.com/mount/mt22.h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仇恨初萌

我唸彰化中學時,台灣仍有「保送」的制度,彰化高中每年可保送成績最好的幾位畢業生進台大醫學院。我從小唸書,直到初中畢業,都保持在班上很好的成績。從彰化初中升入高中,也是直升。那時我充滿理想和驕傲,覺得只要繼續努力,便能保送台大醫學院,前程似錦。怎曉得高中一年級上學期體育成績竟然不及格,是班中唯一體育不及格的學生。

後來間接得到消息,說我的體育成績可能跟競爭保送有關。我知道後,開始對社會的不公義產生仇恨的心理,從此很憎恨影響我保送的老師。那時我正在閱讀《基度山恩仇記》,心想君子報仇,十年未晚,今天沒能報你仇,你給我記住,有一天,我醫學院畢業,你孩子不要生病,否則,我定會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你的孩子弄至死不了又活不起來。我的心理就是這樣想──有一天我要報仇。

爸爸的淒苦

爸爸年紀很大才生下我,我家很不幸,適逢中日戰爭,他第一次空襲到大陸避難,那裡知道從大陸回來時,所有的房產都給親戚佔了,因登記不完全,沒法要回來,變成一無所有。第二次跑空襲時,躲到台東後山,太太被蜈蚣咬傷,因為沒有藥物,毒發身亡,留下許多位幼子。爸爸為了須要有人照顧這些孩子,再娶我母親,因此我是繼母的孩子,在家排行十二男。家裡很窮,哥哥們在小學畢業後就沒有繼續升學唸書,整天跟媽媽吵嘴,後來就長年在外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張在吃飯的時候,注意到牆上掛了一張標語,「請給我們我日用糧」,老張的老毛病又發了,他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說這是耶穌親自寫的祈禱文。這下老張的問題就更多了……

 

 

我的老同學老張是一位非常能幹的人,在矽谷他算是很有成就的了,每次我去美國,一定會去找他,他也常常帶我去他的俱樂部吃飯,對我來說,吃這種飯,真是受罪。首先,我必須穿西裝,打領帶。然後必須吃那種毫無味道的洋餐,我最怕吃血淋淋的牛排。在那些講究的餐廳裡吃的牛排,每塊又都奇大無比,我吃了一半,已經飽了,而且肉已經冷掉了。可是老張好像習以為常,無論多大的牛排都可以吃掉。

老張住的房子並不大,可是據說是在矽谷的好地段,他家在一個小山上,坐在客廳裡,不僅可以看到一個山谷,還可以看到一個湖,湖邊是一個綠草如茵的高爾夫球場,到了黃昏的時候,坐在老張的客廳裡,從大玻璃窗看出去,簡直舒服得難以想像。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06 Tue 2009 11:05
  • 感恩

為「刺」感恩                  
你會買有刺無花的玫瑰嗎?會為人生的黑暗面感恩嗎?

珊慧的生活一向很平順,直到四個月前……那一場車禍,奪去了她正懷著的老二,也打破了她一向平靜的生活。當她頂著十一月的寒風,推開一家花店的門時,心情低落到谷底。原本在感恩節這一週,她的兒子將要誕生,雪上加霜的是,她先生的公司很可能要他外調,而原本每年都在這時來訪的妹妹,又打電話說今年無法來了。

 

有什麼可感恩的?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當時,我被派到美國去接收一架電腦,三十年前,這是一件大事,我們要受訓三星期之久。公司替我們找到了一家特別的旅館,這家旅館在華盛頓波多馬克河的河畔。

我去了不久後,就注意到旅館裡有一位長住的老太太,這位老太太一個人住一間房,每天下午會到園子裡去散步,總有一位男的侍者悄悄地跟著她,這位老太太對人和善,可是對我們的談話,是無法插嘴的,只能對大家微笑,每次吃完了,她都會謝謝大家,先行離去,因為她是老太太,大家照例都會站起來送她,以示禮貌,老闆娘一定會陪她走回房間。

我們幾位同事對這位老太太很感興趣,我們知道長期住旅館是相當昂貴的,可是這位老太太卻又不像是有錢人,她一點架子都沒有,而且對大家還特別客氣,每次侍者給她加菜,她一定左謝右謝。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韓國的一個兢藝的節目中勝出以恩,首先彈調出貝多 芬的「給愛麗絲」,她在三歲的時候第一次聽見這首歌,很快便能背誦彈奏出來;第二首是 蕭邦的「即興幻想曲」,是一首難度極高的曲子,但也沒有難倒-以恩。最後,她還立刻和 現場來賓進行演出,只要聽見歌手的聲音,立刻能夠協助伴奏。
最動人的是她自彈自唱了一首感人的詩歌:「你是為愛而生」,我想沒有多少人比-以恩更 能明白這歌的意義。因為她天生失明,從小就被現在的父母收養,父母沒有嫌棄她的殘缺, 盡心的教養她。-以恩的音感敏銳,往往在聽完別人唱出的歌後,就能在鋼琴上彈出那歌的 旋律。
Ye Eun把心中的深情,抒發於琴音中,打動了不少現場的觀眾和評審團。-

以恩最後唱的詩 歌,「你是為愛而生」在韓國的主流媒體播放,很受歡迎。後來李主愛(Seol, Kyong-Wook)創作了另一首歌「為了期待另一個果實結果」來回應「你是為愛而 生」。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耶穌所有的門徒中,保羅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學問、有才幹也有統御的能力,是當時眾教會的一為屬靈領袖。

可是,保羅身上有「一根刺」。
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上,並沒有明說這「一根刺」刺代表什麼;許多解經家猜測,這根刺可能指的是保羅的眼疾,也可能是指保羅的牢獄之災。
不論這「一根刺」指的是什麼,以保羅剛強的靈命,堅定的信心,他用「刺」一詞形容之,教讀這書信的人得以窺見其痛苦是何等地深切,以至於三次求告主,求主叫這刺離開他。

然而,上帝並未應允成全他的祈求,但卻告訴他「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五17)

「難得糊塗」是社會上不少人的處世座右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酒肉穿腸過,半夢半醒中,得過且過。作為基督徒,我們既是地國的公民,更是天國的子民,少不了世上的油鹽醬醋生活,又要遵循天上的原則。在人們「精明」的地方(如爭權奪利),往往是我們應該「糊塗」的時候;在人們沉迷的事上(如享受眼目和肉體情慾),卻正是我們要遠離之事。如一些基督徒會計師,就是因為不肯做假賬而被老闆炒魷魚,失去薪水豐厚的工作。所以說,做人難,做基督徒更難,更有一份天責和節制。但是,只要我們在神的旨意上,不作糊塗人,神就會保守我們,賜福我們。

不作糊塗人,首先要有屬靈的悟性,要通過恆久的讀經和禱告,「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西一9)

其次,是要有順從的心志。要把自私的「我」釘在十字架上,再背上它跟從主。很多時候,我們能權衡對錯,但是在利益面前,卻經不起誘惑,明知故犯;在利害面前,卻是明哲保身。所以,我們要切記身份和使命,不要作糊裡糊塗的基督徒。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以色列農村,每當莊稼成熟收割的時候,靠近路邊的莊稼地四個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收割。

四角的莊稼,只要需要,任何人都可以享用。他們認為,是上帝給了曾經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為了感恩,就用留下田地四角的莊稼這種方式報答今天的擁有。

這樣既報答了上帝,又為那些路過此地又沒有飯吃的貧困的路人給予方便。莊稼是自己種的,留一點給別人收割,他們認為,分享是一種感恩,分享是一種美德。

無獨有偶,韓國北部的鄉村公路邊有很多柿子園。深秋時節,這處處可見農民採摘柿子的忙碌身影,但是,採摘結束後,有些熟透的柿子也不會被摘下來。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父親幾十年前有一次前往友人的教會聚會。父親稍遲了一會兒,所以他就坐在後排的位置。幾分鐘以後,一位年輕人也來坐在離我父親不遠之處。父親注意到這位年輕人看來極為心煩意亂,於是他的心思立刻跑到這位年輕人身上,非常擔憂這人。父親兀自想著等到聚會結束以後,他要和這位年輕人聊聊,順便試著鼓勵他一下。然而,當聚會進行到一半,這位年輕人就起身離開。

         我父親覺得自己一定要跟著他,於是起身離開座位去尋找他。他尋遍前面走道卻找不到他,又到停車場找,但還是遍尋不著。他回到教會裡正打算放棄,但他又決定去洗手間查看一下。有幾個人在裡面,因此我父親就等著,當然,幾分鐘以後,那位年輕人出來了。

         他很驚訝看到我父親,而我父親則說: 「我知道你不認識我,我也無意干涉你的事情,但我非常擔心你,我要你知道上帝愛你,你對祂來說極為寶貴。」

         年輕人回望我的父親,臉上突然不滿了淚水。他說: 「我的生活一團遭,我對好幾種藥物成癮快受不了了。我決定來教會最後一次,然後就回家吞下所能找到的每一顆藥丸,了結一切。」

         我父親告訴他: 「你現在處於什麼境地不重要,你也許犯過錯,也許失敗過千百次,但你要知道,這毫不改變你在上帝眼中的價值。你不是偶然出現在這世上,上帝對你的生命有個計畫與目標。祂有任務給你,而且這任務決不是要你在平庸中浮沉。」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希望大家看了,都能夠常常想起生育我們、用愛灌溉我們長大的偉大母親(父親)。

誠心的希望普天下的人子們,都是富涵孝心,力行孝道的人,讓我們攜手營造一個充滿愛心的祥和社會。

車票    < 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

我從小就怕過母親節,因為我生下不久,就被母親遺棄了。每到母親節,我就會感到不自然,因為母親節前後,電視節目全是歌頌母愛的歌,電台更是如此,即使做個餅乾廣告,也都是母親節的歌。對我而言,每一首這種歌曲都是消受不了的。

llc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在教會生活中看到許多聖徒有需要時,就不由自主的想要去幫助他們。我們應當如何配合這種內心的意願,而不讓它成為一種要求?

你的想法是:「因為我看到了需要,我就試著去應付那個需要,因此應付人的需要變成了一種要求。」然而我們所看見的不一定就是神所看見的,我們所看見的需要僅僅是根據「我們」所看見的。我們一定要認識,在實際的教會生活中,我們的主是非常高的,祂對事情的看法遠高過我們的看法。「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五8~9)

例如,我們也許會詫異:「為什麼某位弟兄需要經歷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可能不明白這正是主所要他經歷的。主看事情是很清楚的,祂知道若是沒有這個令人挫折的環境,這位弟兄就永遠沒有辦法成長;事實上,這位弟兄所經歷的困難正是主的工作。我們的眼光可能不會這麼高、這麼屬靈,我們所看到的是這位弟兄有某些需要。我們必須認識,我們的主是一直在看顧著整個情況,祂是萬有的主;我們可能只看到各種的需要和問題,但是主知道祂要做什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我們的經歷裡,不是去為主征服,而是被主征服。在我們的經歷裡,不是去為主征服什麼,而是被主征服。有一段時間,在美國有一股移民的流,許多地方教會帶著十個、八個弟兄搬到別的地方,要去征服全地,結果,有好些地方都全軍覆沒,連帶領的到後來都帶頭去愛世界了。為什麼有這情形?因為他們移民的動機乃是:我是去為主征服的!我帶著十個、八個弟兄,到一個地方去建立主的國度,去興起主的教會!」

弟兄們,我們可得注意,不是我們去為主征服,而是我們來被主征服;不是我們去為主作工,而是我們來讓主作工。不是說這樣的移民、這樣的作工是錯的,若是有弟兄真能帶著十個、八個人到一個地方去傳福音,感謝主,這是非常好的;但是,帶領的和弟兄們,必須有一種清楚的認識:我們不是到這裡來要作出一番事情,我們到這裡來作什麼呢?來讓主征服的!若是有這樣的認識,所有的事情臨到就沒有埋怨,就能夠從主的手裡接受一切的事。事情臨到我們,不過是叫我們更多的得著基督!若是我們有一個感覺,我們是來征服的,那麼當事情一臨到,我們這個人裡面就不服氣了;若是我們感覺,我們是來被主征服的,那麼我們裡面就能服下來,「主啊,都在你手裡!」基本上,我們總得認識,今天在我們的經歷裡,不是我們不斷地為主征服這一個,為主征服那一個,為主征服這一個地方,為主征服那一個地方,而是我們不斷地讓主來征服我們這個人。

今天,我們越是自動樂意的活在神生命的管理裡,我們就越能被征服。征服是管理的一個果子。神造人的時候說什麼呢?「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一26,28)神把人造出來以後,祂就告訴人,你要去征服。這裡的「治理」也許譯作「征服」更好。神說,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治理這地。這個治理應該是征服。你們要去生養眾多,遍滿全地,征服這地。征服是管理的一個果子。我們若是自動的、樂意的活在神生命的管理裡面,這一個管理就要叫我們這個人被征服。我們越活在管理下面,我們就越被征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永不失敗 陳巧玲(2005/11/27)--- 永和禮拜堂

--------------------------------------------------------------------------------
哥林多前書13:8
愛是永不止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ck Deere傑克迪爾
(本文原為2001/7/4北美愛修園「末日決戰」特會 講台信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片導演魏德聖兄弟為台南永康長老教會出身的青年,亦為阿蓮教會李高明牧師的外甥,日前並獲台北電影節劇情片首獎的殊榮。
要你掏錢出來看,不是因為支持國片的爛理由,而是真的不錯看啦.......
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信用卡買票都有優惠,甚至有買一送一,不要當冤大頭了
 
好消息訪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tfgf.org
http://www.ccea.org.tw/pr/functioncode/publish2/focusfindshow.asp?sn=1290&type=7

  1975年10月的台北葛理翰佈道大會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佈道會。33年後,2008年10月,葛理翰的兒子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克紹箕裘,將來台舉行「台北葛福臨福音節慶」(Taipei Franklin Graham Festival),以傳統大型佈道會為基礎,呈現現代福音節慶的活潑、親和力、生命力與深度,為主贏得新一代的台灣百姓。
  我們期待這是台北葛理翰佈道大會之後的另一波大型佈道熱潮。
●時間:2008年10月30日(四)~11月2日(日)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 http://chunsheng-huangchunsheng.blogspot.com/2008/01/2008.html
今年許多知名的佈道家,不約而同的主動要來台灣,因為他們同時對台灣有負擔,為何如此?或許是聖靈感動他們來到台灣吧!若是如此,那麼今年將是台灣轉化的關鍵年。

2008年為何如此特別?對我們重新教會而言,是進入下一個禧年的開始,我們「買地保厝殼」也完成教會土地購買,接著是著手建堂;同時,今年也是牧區小組牧養的全面性轉化。對三重市眾教會來說,也是特別的一年。從2006年聖誕傳愛的連結開始,去年聖誕節「哈利路亞‧三重平安夜」更讓我們看到上帝的帶領。今年起,每個月第三個禮拜三,我稱為「三三會」,第一個三是「三一上帝」,第二個三是「三重市」,這是眾教會牧者同工定期舉行祈禱會的時間。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辛班尼旋風的省思  相關內容請參閱論壇報
http://blog.pixnet.net/thomas2007/post/20440460    (原文轉載-木柵靈糧堂宗琦小組)
http://www.ygc.org.tw/wp-content/uploads/y-20080724.doc  (原文下載)
http://blog.xuite.net/zionjac/B133/18404362   (延伸思考-如果辛班尼失去恩膏、鎯鐺入獄有誰會接待他?)
http://tw.myblog.yahoo.com/achaotan/article?mid=582&prev=-1&next=581   (延伸思考-再思台灣特會現象-李鴻志牧師)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台南岡林教會
 
 
 
設立日期:1867年1月1日

岡林教會是基督教福音傳入台灣時,台灣早期古老的教會之一。在主後1865年5月英國馬雅各醫生前來台灣宣教,同年6月16日開始在台南市醫療宣道的工作。這期間,岡林居民李順義先生曾偕同故鄉同村的病友到馬醫生處求醫;李順義先生不但對馬醫生高明的醫術由衷的佩服,也對馬醫生所傳的福音真理景仰嚮往。

馬醫生在台南的醫療因為醫術高明,許多病危的患者經他治療後都能痊癒。因此許多山區的居民慕名求治,遠道去台南與馬醫生的傭工同住,不但得到醫治也因而聽到基督福音;他們回到家鄉將所聽到的福音宣揚,於是有多人接納相信。同年11月馬醫生與一位外國同工到岡林、木柵、柑仔林(今稱溝坪或永興)、拔馬(今稱左鎮)等地訪問及佈道,當他們抵達岡林時,受到當地居民熱切的歡迎與厚待。

本地的初代信徒,因為還沒有可供聚會的禮拜堂,所以為參加主日禮拜,李順義兄弟和其他的信徒需步行來回三日的路程,到現在高雄的旗後教會參加禮拜。當時為著聽道理做禮拜,必需在星期六天亮前,帶著火把出發,一直向南走,足足一天一夜的路程於星期日早晨才能抵達。其間路途勞累、三餐不定,路途中還常有土匪出沒,過路人不僅財物常有被搶劫的危險,就是生命也常有難保之虞。所以出發時他們就必需推帶糧食、武器槍械、鴿子、火把。火把與糧食用以照明、充飢;武器槍械則用來防禦途中突然來襲的搶匪;至於鴿子,就是等一行人安抵後,在星期日上午把它放出,使它飛回岡林,讓家人得知親人安全抵達可以放心。

eagles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